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与学术研究> 文章
  • 如何让高校博物馆的“文物会说话”
  • 来源: 发布于:2021-09-29 11:42:02 阅读:次 字体:[ ]

  • 张兴华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中国第一个打破女子跳高世界记录的体坛名将郑凤荣回到母校——山东体育学院。

    她在母校参观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时,惊喜地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自己的老照片,顿时兴奋起来,激动地跟年轻人讲述了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个场景不仅引起在场听众的极大兴趣,而且由此引发了一波“体育文化热”,好多在校生纷纷到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来参观和研学,山东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了“流动的思政课”项目,有的老师干脆把课堂搬到博物馆,一块探讨“体育精神与成长成才”。

    这波“体育文化热”折射出这样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如何让高校博物馆的“文物会说话”,这对高校博物馆育人至关重要。具体来讲,就是要聚焦和回答一个系列问题:如何在“过去”和“现在”中搭建起一架桥梁——解决“谁来说”的问题;如何挖掘出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解决“说什么话”的问题;如何立足需求、着眼对象、考虑教育效果——解决“抓住什么来说”等相关问题。

    “谁来说”效果才最好?



    (在山东体育学院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郑凤荣看到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她的老照片,即兴给年轻人讲起自己过去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摄影:贺亚平文字:张兴华)

    在山东体育学院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有一组让人看后颇为感动的老照片。它记录了新中国体育如何打破世界记录的历史画面,它再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何重视体育、鼓励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温暖场景。

    这组照片首张是打破世界纪录的镜头,主人公就是山东体育学院知名校友、世界跳高名将郑凤荣。她是新中国体育运动史上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那是19571117日,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郑凤荣的“惊人一跳”打破了由美国黑人运动员麦克·丹尼尔保持的世界纪录。

    当时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有力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6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于1958114日在英国伦敦宣布正式接受这一世界纪录。由此,郑凤荣成了中国体育运动史上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中国人,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女性,所以当时评论界称她为“宣布中国体育运动春天降临的一只燕子。”

    这只“报春的燕子”,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让新中国体育界“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蔚成风气,影响和带动了那个时代的全民田径运动热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以及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先后接见过她。从这组照片上十分清晰地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体育健儿的真诚关怀和热切鼓励。

     2019919日上午,郑凤荣回到母校——山东体育学院,她在参观齐鲁体育文化博物时,又一次看到这一组珍贵的照片。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望着这组老照片沉思良久,然后讲起了“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郑凤荣打破世界纪录之前,周总理就十分关心和鼓励她。最让她难忘的是周总理专门去看她跳高比赛的情景。那是19571020日在中苏友好田径赛中,还没有到郑凤荣的项目,她正在休息,突然有人来对她说:“周总理来看比赛了,你赶快提前准备。”

    她有点“不是还没轮到我吗?她说完便上了场。但是由于心情激动和紧张,没有跳过预定目标,她心里十分难受,对周总理说:“我没有跳好。”周总理鼓励她说:“你还年轻,时间长着呢,你一定能打破世界纪录。”说完,周总理笑盈盈地送上了一束鲜花给她,要不是站在一旁的贺龙元帅说了句总理给你鲜花,你就拿着嘛,当时只有20岁的她有些不知所措呢!

    这一鼓励的确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27天后,郑凤荣果真实现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梦想。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搞体育,没有精神是绝对不行的”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鼓励成了郑凤荣在此后的体育生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我是咱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也是从这里走上了体育道路骨子里就是有种不服输不言弃的精神,一直没忘初心和使命,即使退休了也是一直为体育事业在奉献着郑凤荣还讲起她培养她的外孙郑恩来备战2022年冬奥会的事情。

    郑凤荣又指着当年破纪录的那张照片意味深长地说:“弘扬体育精神,首先要有自信。”当时流行俯卧跳,特别是前苏联专家就曾经质疑“剪式”跳,说这种姿势不行,右手总是碰杆,怎么能破纪录?可她认为“剪式”跳姿势优美,跳起来很好看。如果不自信,哪有这“东方剪式”永恒的经典定格?

    郑凤荣越讲越激动,在场的年轻人越听情绪越高,举起照相机或者手机拍照,争相邀请郑凤荣合影留念。

    同样是一组照片,为何“主人出现”前后的“影响反差”如此巨大?同样是一个内容,为何通过不同“叙事者”讲出来其效果如此不同?这说明: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说话,“谁来说”不可小觑。

    “谁来说”效果才最好?记者采访了全国高校博物馆联盟部分专家,他们一致认为“最好是‘见证者’”。所谓“见证者”,就是“事件的经历者”,他们最有发言权,能够讲出“一般人不知道的细节”,他们讲述文物特别吸引人,就像世界名将郑凤荣讲老照片。

    为了让“见证者”,讲“事件的经历”,山东体育学院专门为体育文化名人建立了“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名人堂”,请名人为在校生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那天,郑凤荣参观完山东体育学院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后,欣然接受了该校党委书记王毅向她颁发的“荣登齐鲁体育文化博物名人堂”荣誉证书。郑凤荣向母校捐赠了《纪念中国运动员郑凤荣首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40周年》“千足金”邮票一套,并即兴表达了一位老体育工作者的心声:“中华体育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有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光荣榜,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育人教材。我们要用这些财富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培养人才。”她情真意切地说:“感谢母校的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具匠心,我相信母校在新时代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为体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兴致所至,郑凤荣挥毫为母校题词三幅:“祖国荣誉高于一切”“超越”“为国争光”。这些又称为博物馆新的教育资源。

    “说什么话”观众最爱听

    今年暑假,坐落于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内的中国教师博物馆异常火爆,每天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社会团体、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有时一天能超过上千人次。这些参观者追寻穿越千年时光的教师文化,体验拥有悠久历史的尊师重教传统,感受教育大家、教师楷模的精神境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乐意来?”参观者首先这样回答:“这里有文化品位,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

    “为国弘文”是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办馆宗旨;“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是该馆的文化定位。在文物陈展中,该馆围绕“教育文物”“教师典范”两条主线,凸显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教师文化馆藏特色。参观者迎着“斯文在兹”匾额走进展厅,便置身于几千年教育历史文化长卷之中。这是一座文化富矿,观众来到这里便大饱眼福,以至于流连忘返。

    “在这里能够长知识,喜欢来这里听故事”。这更是参观者来此馆的重要原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认为,高校博物馆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是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促进科研、培育精神的重要场所。高校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应该是育人,从理念上,要由过去侧重于“文物收藏”“文物保护”转变为侧重“以文化人”“文化育人”上来。

    正因如此,中国教师博物馆构建了“拜先师孔子以就道”“观教师风物以悟道”“学教师典范以弘道”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模式,彰显了博物馆“育人”的核心功能。该馆中鲁迅的“戎马书生”印章、叶圣陶的作文手稿等文物成为参观者驻足观瞻的最爱。随着讲解员介绍一个个蕴涵在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参观者深切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历史厚度、人文深度和时代温度。中国教师博物馆做到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新鲜的话’、‘内行的话’、‘有意思的话’,是我们在高校博物馆参观中感到最爱听的话。”这是记者在中国教师博物馆采访中听到的比较一致的建议。

    讲“新鲜的话”,需要高校博物馆不断推出新人,讲解员不能老是一个面孔和一个“版本”。在山东大学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等高校博物馆,为了让观众看到新面孔,听到“新鲜话”,采取竞选“解说员”和培训“志愿者”等方式方法,效果很显著。

    今年518日,在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山东大学博物馆举行讲解员大赛决赛,来自山大历史文化学院、管理学院、土建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的30多名同学来参加决赛。讲解员们表现沉着,自然大方,表达清晰流畅,讲解风格各异,有的内容准确、主题鲜明,有的朴实生动,有的流畅精炼,有的风趣幽默。大家从不同角度对文物进行了诠释并介绍给评委和观众。

    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小漪等评委谈到,讲解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但决定了讲解的深度,还决定了自身面对各种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有必要掌握大量文物背后的信息,并且能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展示不同的讲解风格。据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方辉介绍,像这样的比赛,一般每年都举行一届,现在已经举办八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为讲解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也对整体讲解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为观众负责。

    讲“内行的话”和“有意思的话”,这是对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包括解说员提出的更高要求,首要的就是提升其文物研究能力和素养,把文物的价值内涵挖掘出来,把文物背后的故事整理出来,然后讲给观众来听。正如山西大学副校长、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所言:“没有在深入探讨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上下功夫,也就无法真正将博物馆的资源转变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抓住什么来说”更符合观众需求

    实事求是地讲,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高校博物馆存在着“文物寂寞”的问题,这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高校博物馆的定位是有明显的历史局限的,仅仅认为“高校博物馆是文物征集、甄别、保护、研究的机构”,对“以博育人”认识不足,没有让文物“活”起来,因此,千馆一面,门庭冷落。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个题目:

    [单项选择题]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有1 50多座,然而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终年---,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有的由于没有展出条件,众多的宝贝常年灰尘满面,利用率很低,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更是---的话题。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

          A:门可罗雀遥远B:无人问津突兀C:门庭冷落生僻D:人迹罕至超前

    这道考题的正确答案是B,即博物馆终年“无人问津”,惠及民众更是“突兀”的话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时期对高校博物馆育人的严重忽视。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以文化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在这个大背景下,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2012530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