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朱复戡先生艺术交流座谈暨朱复戡纪念馆推进会在泰安市隆重举行,我校王辛慈代表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应邀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以朱复戡先生弟子、山东师范大学刘孟嘉教授篆书秦始皇七刻石作品展为序幕。刘教授继承朱复戡先生未竟的工作,考证并重新书就了秦七刻石,用李斯秦小篆风格重书秦七刻石并集于一堂,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也是中外书法史上的一件盛事。
朱复戡(1902-1989),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40岁后更名起,号复戡,以复戡号行,鄞县梅墟(今属邱隘镇)人,迁居上海。幼承庭训,涉猎经史,好习书画。7岁能作擘窠大字,吴昌硕称为"小畏友"。16岁时篆刻作品入选扫叶山房出版的《全国名家印选》,17岁参加海上题襟馆,师事吴昌硕,与冯君木、罗振玉、康有为等过从甚密。南洋公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历任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画会常委。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美术设计。1961年春他迁居泰安,负责山东省政府的岱庙天贶殿宋代壁画复制工作,从此落户在泰安。朱复戡先生作为国家顶尖级的金石书画大师,在泰安工作、生活了29年。建设朱复戡艺术纪念馆,将为中外学者和艺术家交流,传播和继承创新金石、书画等艺术,提供重要的平台。
此次活动由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政协泰安市委员会主办,泰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泰山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承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张业法主持了座谈会。会上,大家对建立朱复戡纪念馆积极献言献策,期盼纪念馆尽早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