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捐赠> 文章
  • 商河县文化馆向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捐赠鼓子秧歌道具
  • 来源: 发布于:2017-07-12 00:00:00 阅读:次 字体:[ ]
  •   7月11日,商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现洪代表商河县文化馆向山东体育学院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捐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表演道具,伞、鼓、棒、服装等。商河县文广新局局长陈成金,山东体育学院宣传部统战部部长、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筹建办主任任杰,山东体育学院审计处处长高颂平,山东体育学院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于爱丽,山东广播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安蓉等出席捐赠仪式。  

      任杰详细介绍了省重点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项目——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筹建工作进展及展区分布情况,商河鼓子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齐鲁文化的骄傲,将陈列在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健身展区,感谢商河县文广新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为我省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并代表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接受捐赠,向商河县文化馆颁发了捐赠证书,赠送了山东体育学院纪念品。  

    陈成金介绍了商河县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及传承情况,特别是鼓子秧歌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列入课间操内容之一的情况,对山东体育学院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祝愿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早日建成和开放。

      商河鼓子秧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居山东三大秧歌之首,它源自民间,承继久远。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的齐鲁文化,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传于当今,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史。鼓子秧歌起源于百姓的抗洪斗争。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但古时候,黄河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黄河岸边的商河百姓深受洪水危害,为了生存,他们群起奋勇抗洪,导水排涝,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获丰收后,情不自禁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等日常用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抗洪胜利、庄稼丰收的欢悦心情。歌咏舞蹈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和健康体魄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参加,渐渐地有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舞蹈阵形,形成了鼓子秧歌的雏形。唐宋年间,骁勇尚武精神的商河人民把战争中的某些手段用于舞蹈,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化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势,形成了磅礴恢弘的场阵和金鼓齐鸣的声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商河鼓子秧歌跟随历史前进的步伐世代传承,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历古弥新。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商河鼓子秧歌的传承经历了三个阶段,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出现在50年代,农民因土改获得了土地,欢欣鼓舞,自发地跑起了鼓子秧歌,反映了人民庆贺新中国成立、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形成了第一次鼓子秧歌高潮,1955年代表山东赴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韩振玉等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并受到接见。第二次高潮是80~9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迅猛增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生产、生活积极性空前高涨,鼓子秧歌蓬勃发展,并频繁走向全省、全国,声名鹊起。进入新世纪以来,商河鼓子秧歌迎来了第三次高潮,2000年以后,农村开始税费改革,2006年全国免除农业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收入大为增加,生活开始迈向小康,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与日俱增,村村都建了鼓子秧歌队,队伍整齐、服装靓丽、道具高档,商河县鼓子秧歌以其浓厚的民俗韵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北方汉族男性舞蹈的代表”,甚至走出国门,名扬海内外。鼓子秧歌凝聚着人心、凝聚着力量,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魅力,加强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比试高低的竞争性,也为其延续、发展、演变创造了条件。  

      商河县一直非常重视鼓子秧歌的保护、传承、引导和发展,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首,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县现有963个村(居),村村都有秧歌队,人人都会跑秧,改变了成年人跑秧歌的传统,树立“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各乡镇(街道)均建立了少年鼓子秧歌队,开展“鼓子秧歌进校园”活动,将鼓子秧歌列入体育教学科目,纳入课间操内容,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高度赞扬。第一实验小学少年鼓子秧歌参加了2012年央视首届少儿春晚演出,赢得广泛好评,参加2013年天安门广场万名青少年文体展示活动,荣获表演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秧歌的角色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命名,如“伞”、“鼓”、“棒”、“花”、“丑”等。伞,又名“伞头”,左手握平顶伞(有庇护四方风调雨顺的含义),右手拿牛胯骨(牛胯骨有避邪之说),多为老者形象,是演出的指挥者。伞的动作分为插伞、举伞、扛伞;鼓,是秧歌队主要表演角色,人数做多且由男性青壮年扮演,左手握圆形小鼓,右手持鼓槌,借抡劲带动上身,跳转劈蹲,大起大落,粗犷奔放;棒,演出队员双手持木棒击打、绕耍与挥舞,这类角色由青少年扮演,其衣着打扮如戏曲中的武生,也有化妆为梁山好汉武松形象,棒槌在肢体运动过程中相互击打,上挑下盖,左挫右擦,显得轻巧利落,表现出少年好动的活泼习性。花,秧歌队的女性角色。花有地花、跷花之分,少则10人,多则百余人,持扇、巾、花枝等道具,因为舞动扇绸要求双臂必须向上展开,向前后左右抡动,以抡带动,致使抡起来风火有力,跑起来轻盈飘逸,活泼优美;丑,亦称“外角”,男性扮演,多扮成“二赖子”、王先生、傻老婆等。丑熟悉秧歌阵地,跑场时在暗中指挥,穿插补空,在两场“伞鼓舞”中间,亦说亦唱,插科打诨,不俗不丑,风趣活泼,逗人捧哏。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商河鼓子秧歌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首先就是把主要人物由男性担纲改为了女性担纲,更增加了商河鼓子秧歌的看点,同时注重了男女青少年的培养锻炼,给他们以充分的机会,在老一辈人的带动下,在实践中让他们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传统的商河鼓子秧歌得到传承,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为了真实展现商河鼓子秧歌的魅力,山东体育学院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一行先后两次去商河调研。在商河县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走访了商河县阳光艺术团、第二实验幼儿园、拜访了孙集镇杨庙村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克圣、张坊镇苟家村花鞭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继福等,录制了商河鼓子秧歌和花边鼓舞等珍贵资料。杨克圣老人捐赠了参加全国大型演出活动用过的鼓子,张继福、张继友、张继全三兄弟达成意向捐赠祖传100多年的花鞭鼓的道具“腰鼓”。(于爱丽)